第一九零章 是穷疯了
一旁一直不出声的董詹士看着一个跪、一个站,哭得波涛汹涌的两人,头上一阵阵的泛着眩晕。
千算万算,可真是没有算到琼王居然穷成了这个样子,里头连件亵⾐竟然都是破的!
废话!
平⽇里谁敢上前扒了琼王的⾐服往里看?
没算到那是正常的,算到了才是不正常的!
只是眼下这局,这局该如何对峙下去…
怎么说都是自家儿子,皇帝就算再不闻不问自己儿子,那⽟琼⾝上流着的也是皇家⾎脉。
皇帝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外人,要把自己儿子往死里怀疑!
他上前两步,一脚踹在伏地而跪的孟府丞⾝上:“大理寺查出来的,与你适才说的试题卖了二十万两的银子呢?去哪儿了?”
“在琼王殿下那儿…”孟府丞死不承认自己是冤枉的自己亲外甥,只要一承认,他要死,连家中

儿都要被杀死!
“嗯,琼王揣着二十万两银子,穿着打补丁的⾐服,吃着谢家厨娘做的饭菜,逛着杂草丛生的园子,还要偷偷从国子监的食堂中带饭菜回府,这般的⽇子过得很惬意是吧?”皇帝又踹一脚,“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皇、皇上…”孟府丞磕头如筛,头破⾎流,说话都心虚了,“微臣没有说谎,微臣说的句句属实…许是琼王殿下想等风声没那么紧了,再、再…”
他真是没有想过自己这个亲外甥出了宮,就过成这样!
“阿爹,“一次哭也是哭,两次哭同样是哭,六皇子如泣如诉,”儿臣真的没有二十万两,儿臣府中实打实加起来就两千六百八十三两四吊钱,那两千两还是,还是七哥儿看儿臣需要给⺟后准备寿礼,以买雪貂的名义送来给儿臣的…儿臣在四宝斋订了把⽟骨扇,打算过些⽇子给⺟后做寿礼,过些⽇子还得送出去一千五百两…”
皇帝忽然有捂耳的冲动。
真是够了!
自家的亲儿子,堂堂一个尊贵无比的王爷,连府中有几吊钱都记得。
这就是穷疯了!
但是六皇子还没有说完。
他跪在地上对府中花银子的事情如数家珍:“儿臣的府中,每⽇的菜钱乃是两吊钱,若儿臣从国子监中带了饭菜回府,那⽇便能少一吊的菜钱,儿臣府中下人们的月钱乃是每月三十二两银子,儿臣府中一共两个门房,两个小厮,两个侍卫,两个婆子,账房与厨娘之类的儿臣觉得月钱实在太⾼,便让

还了他们的卖⾝契,让他们回乡了…每月府中的碳钱是三吊钱,冰块的话儿臣府中只有七、八月才能用,倒是花不了多少钱…还有布衾、时令⾐裳每月是…”
“够了!”皇帝捂上额头,对他讲这些府中的琐碎忍无可忍。
他抬起一脚,又踹一脚死不认罪的孟府丞⾝上,恨不得自己当个暴君,就此把这人拖出午门就斩首了。
有了银子,谁不想过富贵⽇子?莫说二十万两,但凡自家儿子能多出一丁点的银子,也不可能把⽇子过成这样!还跑过来跟自己这个皇帝爹面前哭诉,这是明晃晃的打自己脸呢!
“来人,把大理寺的陈育德给我传过来!”皇帝怒气滔天,险些就要让天下伏尸百万,“大理寺不是去查证吗?他查了那么久,查出个什么来没有!”
侍卫直接出殿门外传唤大理寺正卿。
谢飞昂呆呆跪在地上,半天都没反应过来,太可怖了,原来琼王真的过得如此凄惨!
打死都不能把自家妹妹嫁进琼王府,铁定会一起穷死发霉的!
不对,谢三少垂下头,现在自个儿的命都要保不住了,不是想自家妹妹要嫁谁的时候!
回了重点的谢三郞觉得琼王这局哭戏真是演得太漂亮,脫罪的不二法宝!
不一会儿,侍卫从殿外进⼊,跪地:“皇上,殿外秦羽人与七殿下求见。”
“秦羽人?”皇帝在椅上坐了会儿,喝了两口参汤,火气没有那么大了,“秦羽人可说是有何事?”
“秦羽人说来辞行。”
⽟珩也是运气好,在进了南斋时,蓦然又想到自己若是没有个好由头,不正好又要像一世那样,被皇帝抓个“结

营私”的名头?
不然,该如何解释六皇子与谢飞昂刚刚被带进宮审问,自己就知晓了?
他正进退不得,秦羽人一⾝广袖⽩⾐,飘飘

仙的飘到七皇子跟前:“七殿下,好生凑巧。”
⽟七惊讶之后打了几句官腔,了解秦羽人来南斋御书房的目的:他来向皇帝辞行,要回紫霞山中了。
由此,⽟珩第一次在秦羽人面前厚着脸⽪以两人联名的名义让侍卫进去禀告。
此刻的御书房,正是风云变⾊,一片混

。
皇帝重道敬重秦羽人,看见他,适才的怒气烟消云散,亲和笑道:“秦羽人难得下山,为何不在宮中多住些时⽇?”
秦羽人笑回道:“贫道此番下山的一番机缘已完成,是时候该回去给祖师爷复命了。”
这些天机不可怈露事情,皇帝就算问了,也知道得不出什么结果,⼲脆不再问也不再留他。吩咐一旁的太监,要准备周全再送秦羽人回紫霞山中。
皇帝吩咐完了太监,看见垂首垂目站在一旁的七皇子,忽然开口:“七哥儿,你来得正好,六哥儿适才一直跟朕哭诉,说他府中如今艰难不堪,谢家三郞亦跟朕说,你在他舂闱之前,同在琼王府中帮他讲习了不少功课?”
七皇子正是为这事而来:“回⽗皇,六哥与谢家三郞说的句句属实,儿臣怀着帮知

好友的私心,让谢三郞做了许多历年的舂闱试题。此次谢三郞得了头名会元,儿臣正想出宮与六哥一道替谢三郞庆贺,却听说他们…”
“⽗皇!”⽟珩一跪而下,“儿臣亦可作证,六哥没有试题给谢三郞!”
“如此说来,你对历年的舂闱试题都记得清楚了?那么,朕就考考看你的功课…”皇帝不理七皇子的作证,摇⾝一变,直接成了考儿子学问的家长,“百姓⾜,君孰与不⾜。这话该当何解?”
m.KEdu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