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铁血中唐 下章
第一百六十章 土蕃开出的条件
 第一百六十章土蕃开出的条件

 扬州是大唐非常繁华的州城,连州衙也修建得大而气派。这天,扬州来⼊冬的第一场雪,同时来了第一个钦差。

 这人虽是钦差,有诸多原因,让大家并不将他当成钦差那样供奉。在韦元甫时,扬州最大的官是刺史。后来褚刚担任淮南节度使,将扬州作为淮南节度使治所。

 城费了好一翻工夫,才用十几天的时间从京城赶到扬州,大冬天的作为一个文官,也真是难为他了。

 他是拿着圣旨来的钦差,可坐的位置是左边第二,心里虽有些不慡,但看见全是比他穿着至少⾼几级的地头蛇,并没有多大的怒气。

 坐在中间的是个半脸诺腮胡、长得耝壮刚猛的中年男子,此人是这里的蛇头褚刚。对城,他连半点尊重的意思都没有,但在一事上却很合作。

 “你们将马成堂带去京城也好,此人简直是个无赖。领着朝廷俸禄,已经有好几年不管军营之事。腾个地,我也好安排个勤勉之人上去。”

 城暗自‮头摇‬,对扬州他很,一些朋友也在扬州为官。以前听说褚刚是个草包还不觉得,现在才知道此称呼很适合。

 “褚帅,马成堂是重要的证人,自然要带到京城去问话,是不是有罪还难说。何将军叫我先行,不单单只是为了他,还有些事情要做。比如调查当年在军中一些人员,还得褚帅及诸位大人配合。”

 褚刚一听有些不慡,皱着眉头说:

 “舒家之事我也听说过,不就只有一个马成堂才是证人吗?我扬州可不能让人来,就算是何浩然来了也不行。其他人如果真有问题,我们自会调查,不用任何人管。”

 城正要接话,从外面走进一人,朝褚刚拜下:

 “褚帅,马府人说马大人已经两天没回家了,和他一起失踪的还有马府管家马顺。”

 “什么?”褚刚一巴掌拍在案桌上,看了城一眼:

 “我才说不准任何人在我扬州来,居然会出这种事。无论是谁胆敢私自抓我扬州‮员官‬,定不轻饶,大家随我到马府看看。”

 “大人,马府大公子马卫民和马大人几个妾氏也来了,大人要不要叫他们进来?”

 褚刚见城一脸平静,心中又疑又气,直接开口撵人:

 “大人请吧,我扬州府要问案,不方便有外人在场。”

 从京城出发时,何浩然就给城透露过,马成堂的事让他不用担心。他以为是何浩然派人将马成堂悄悄带走,心里多了几分佩服,懒得和这个耝人打道,硬气地说:

 “扬州审案我自然管不着,但皇上派我来调查舒家一案,和此案有关的任何人我都有权提审。如有不配合者,我一定如实上报朝廷。扬州还不是边地,就算是边地,何将军不也用少量的兵力,将西州夺回来了吗?何况一个区区扬州。”

 “你?”褚刚气得手指发抖,看着城离去的背影,吩咐众手下:

 “无论他要做什么皆不得配合,我倒要看看,他们又能怎么样?”

 …

 何浩然还有十三天大婚,大半时间都用在郑王手术⾝上,连为岳⽗翻案也没时间,更别提上朝。上次洁妃汪婧又以陇王为由招他⼊宮,他没答应。此时,他不得不站在冷飕飕的朝堂上,土蕃使者进京了。

 进⼊皇宮的有五人,领头是位脸⾊平静,一⾝儒气的中年男子。何浩然不认识,但早就得到‮报情‬,此人叫尚息东赞,是土蕃文臣中坐第四把椅之人,其能力不比几个相爷差。

 让他感到很有意思的是,连葛雄乌娜两夫妇也来了。不知他们从什么地方逃回去的,看他的眼神充満了战意和恨意。

 尚息东赞很有礼貌,带着几人朝李豫行了个大礼:

 “土蕃使臣拜见唐皇。”

 李豫恐怕也是第一次见到尚息东赞,看了一会才让他们平⾝:

 “尚大人虽远在土蕃,朕也常闻大名,此番将你派来,想必是有什么重要之事吧?”

 尚息东赞仿佛将两侧的文武‮员官‬过滤掉,眼睛直直看着李豫。

 “唐皇过誉了,土蕃像我这样之人不少。听说唐国也大有能人,此番我等前来,难道不知其来意?”

 第一次锋,李豫几乎完败,被人家问得说不出话来。他们的来意大家当然知道,也不知李豫哪筋不对,非要和人家打个哑谜,韩的任务来了。

 “尚大人,这不是能力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你们的来意?就如我们此时想些什么,难道你们知道?不说明⽩,就当你们是来我大唐观光,这我们很。住处已备好,随时可以进去休息。”

 韩是尚息东赞正眼看的第一个‮员官‬,他微微点头:

 “听说韩相精于书画,在土蕃也常听其名。外面下着雪,一派北国风光,正是韩相喜好之景。不过此地雪景与我土蕃相比,大有不如。要是韩相有‮趣兴‬,随时到我土蕃观雪画景,带多少人去我们都。”

 大冷天的说人家来观光,韩也被呛了一顿。元载重重昅了口气,将气冲得満満才开口:

 “尚大人,此地是我大唐,远来是客。要是尚大人没想明⽩,可以慢慢想想,什么时候想好了,再什么时候说出来。反正现在是冬天,你土蕃已经是大雪封山,真让你们此时回去,怕是寸步难行。”

 何浩然本来有些心不在焉,在想结婚之事。听这些人说话很有意思,一个个像是在打哑谜似的暗中锋。看着尚息东赞,想听听他如何说。

 “我土蕃做事最为专注,有其行便有其事,早已了然于心。我国的确处于⾼寒地带,好在这些年众将士争气,收获了不少地方。有些地方此时并无雪,不但可任意行走,它⽇还能走得更远。”

 “是啊!你们从土蕃来到长安,这已经够远了。”颜真卿铁嘴终于出动:

 “远路甚是难行,有些地方不属于你们的,我大唐不会让你们那么辛苦。总有一天,会将你们的马脚止于雪山之中。”

 尚息东赞哈哈大笑:“颜大人如此老迈,仍立于朝堂之上,真让人感到意外。岂不知我土蕃除了马,还有鹏程万里的铁鹰金雕,一旦展翅,不要说你唐国,就算是万国也难封锁。看来颜大人已老,记忆力不佳,天气寒冷,还是早早回去修养的好。”

 颜真卿这一局处于下风,正要想说话扳回来,上面的李豫有些心急,怕再说下去満朝文武都会被打败,挥了挥手:

 “题外之言不必再说,尚大人要没什么事,我们就开始处理政事了。”

 一连胜好几局,斗志昂扬的尚息东赞拿出一封文书呈上。

 “这是我赞普给唐皇的国书,上面所写之事,便是我们此次来的目的。”

 除开国皇帝外,⽔平肯定是毋庸置疑,当然李渊的文化绝不差。李豫接过太监呈上的文书一看,脸⾊又怒又苦。何浩然注意到他的样子了,暗自想:

 “莫非皇上他老人家连土蕃文也不会?”

 正在猜测,下面的元载站出来:

 “皇上⽇理万机,哪能事事亲为,臣虽平庸,愿为吾皇分忧。”

 “元爱卿说得是,”李豫重重松了口气,将文书合上:

 “朕一到冬天,眼力有些不太好,你拿去念给众臣听吧!”

 元载接过来一看,上面是土蕃文,可不是现在用的那种,全是最早的土蕃文。还好他学问不是盖的,一气念出:

 “与唐皇谕,土蕃唐国原本兄弟之邦,唐国安史之,蕃不忍唐国土弃之,遣兵暂为代管。广德元年,我军⼊唐平,过长安而不占,皆为与唐兄弟之谊。此番陇右将领何浩然杀俘我军民数万,并使我军民为奴,视数百年兄弟之情如粪土,我军民怒焰烈火,可熔唐国万里江山。

 军民之怒,非本赞及众臣能阻。幸我军民皆为达理之人,列两条要求以恢复旧谊:出此事罪魁祸首何浩然,释放所俘军民。完全通商边城,以利两国之民。我土蕃承诺:退还朔方、陇右等唐国旧土,弃刀兵之,永保边陲安宁。本赞愿效仿松赞,唐国公主为,以固此情。

 诚之所言,唐皇三思,如我军民之怒难息,百万蕃军,将会亲临唐土报此深仇。到时再⼊长安,恐非广德元年之时可比。”

 元载的回音仿佛还在大殿上回,此时的百官像个个都有过耳不忘之能,说了一遍全都记住,呆了好一会也没人发表意见。

 土蕃皇帝⾚德松赞虽效仿‮人唐‬那一套文言文,说得非常明⽩,可以说连十岁的孩童都能懂。出何浩然,释放一万余俘虏,便可得到所有失去的国土。还以可永远与土蕃和平,永不言战。这种以一人而顾全大局之事,不知可以挽救多少条人命、多少个家族,在场除了何浩然,恐怕大家都在思量。

 何浩然当然不愿意,就算是土蕃真能做到信守承诺,他也不可能为此付出生命,他还没那么伟大,将自己也伟进去。除非用命换家人的命,哪怕换李豫的他也不⼲。

 见老大李豫也没说话,他心里有些失望,走到尚息东赞⾝边问:

 “你家赞普就这点条件?还有没有其它的?”

 尚息东赞早就料到大唐君臣会如此,开这条件的时候他也参预了。西州被占虽无伤大局,但被占得太不可思议了。⾚德松赞听到报告后,呆了很长一段时间,请来御医,在下针之前他才醒过来,醒来的第一句话:

 “何浩然此人万不能留,无论用任何手段和代价,必须要将他除掉。”

 因为⾚德松赞发话,才有这好得惊人的条件。他们现在占的唐土,有近土蕃四分之一的面积,全部还?以一人而换这么多的土地,如果不是个昏君,想来都会答应。

 ⾚德松赞拍扳后,几个重臣都没有异议。开始何浩然在他们心里,还只是李晟一类的人物,现在已经超过郭子仪。

 进来就用余光扫过何浩然,此时对方问,怎么也不能再装了,转过头来问:

 “你就是何浩然?”  M.kEduXs.cc
上章 铁血中唐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