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陆听溪以为自己看错了, 再三确认, 发现上头写着的确实是宁王。
她问沈惟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沈惟钦道:“我也不甚清楚, 兴许, 世子是为了调动兀良哈三卫。”
宁王的那两三万兀良哈三卫此前虽被天兴帝收编,但并没能完全收归己用。须知,那些兵士可是宁王的亲卫,自立国之初就跟随宁王一系征战,几可谓宁王的家兵。也正因此,宁王一系才一再周旋着要保下兀良哈三卫。如今三卫兵甲数虽减, 但战力犹悍,兵丁个个能以一敌十。
当初判了宁王

斩之后,为防兀良哈三卫闻讯哗变, 天兴帝还很是做了一番筹备。
陆听溪攒眉:“不可能, 就算他提前预见到了今⽇局面, 为了带兀良哈三卫回来平

,也绝不会在行刑前偷天换⽇, 救下宁王。否则,他将来如何将自己择出去?宁王可是犯下了谋逆大罪的。”
沈惟钦一笑:“平

?姑娘确定世子不是想平我?”
陆听溪将信还与他:“不论如何,我都不信他与宁王有所勾结。再有,你们二人的争斗, 你说与我听又有何用?我要歇息了, 殿下请回。”说着话, 起⾝虚手一请。
沈惟钦缓缓站起:“我观姑娘气⾊尚佳, 想来在此没受甚委屈。此间若有哪个胆大包天的敢对姑娘不敬,姑娘尽管说与我知道。厨下那边,我也是早已知会过的,姑娘这边都是单开小灶,厨子都是宮中御厨,手艺没有不好的。姑娘而今的待遇,连公主也拍马不及。”
此话非虚言,当初泰兴公主嚷着要来皇庄,太皇太后勉強允了,但也没有独开小灶的。
沈惟钦见陆听溪面有不豫之⾊,道:“姑娘莫忧,这些事太皇太后都知晓,我自有说辞,不会连累姑娘。”
虽说他觉着,纵然太皇天后知道他对陆听溪的心思,也不敢如何。天兴帝年少,陆听溪又是谢思言的心尖⾁,太皇太后无论如何也不敢刁难陆听溪。
沈惟钦一直都在打量陆听溪。看她恹恹的,以为是因着厌他,突然近前道:“姑娘,我们当真不能复归从前那样的敦睦相处了?就因着我暴露了自己的心思?我实则并未对姑娘做过什么,不是么?”
舂困夏乏秋打盹儿,陆听溪觉着大抵是她过得□□逸了,这两⽇都极易乏困。她方才跟太皇太后说着话就哈欠连天,自觉失仪,故而没说几句就告退出来了。
她掩口打了个哈欠:“殿下抬举,往后你我依礼相见便是。往事如风,殿下能⾼抬贵手绕过鄙族,我已是不胜感

了。”
困得睁不开眼,陆听溪不再理会沈惟钦,命檀香送客,转去东次间就寝。
沈惟钦目送她消失在门外,眸光沉沉。
…
十来⽇后,谢思言率兀良哈三卫抵达京畿。他驻甲兵于大兴,径去皇庄见了太皇太后。
与太皇太后密谈了整整一个时辰,谢思言方出。
他即刻命人引路,去见陆听溪。
陆听溪正给天竺鼠清扫笼子。她估算了一下,那只⺟耗子至多再大半个月就临盆了,这几⽇对它也就更上心些。
她听见背后的动静,回头就对上谢思言冷沉的脸。他披了件银灰⾊貂鼠⽪对襟披风,通⾝烈烈杀伐之气,如同出鞘冷刃,威势所及,摧枯拉朽。
陆听溪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被她挡在⾝后的半大少年。如今回想,眼前这人是能够跟那个少年全然重叠的。他当年实则

本不需她救,可她那时候竟觉着他可怜无助,这才拿出⺟

护崽一样的气势来。
谢思言跟杨顺

代几句,回头瞧见陆听溪变幻不定的神⾊,快步上前:“才月余不见,就不认得我了?”
陆听溪抿

,回⾝要走,被他扯住腕子,打横抱起。陆听溪一惊,忙提醒他这是何处。谢思言不以为意,径直抱了她转去碧纱橱。
陆听溪瞧他这架势,以为他要胡来,奋力搡他,然转瞬就被他钳住手脚。
“我就抱会儿,盏茶的工夫就得走。”
陆听溪放下心来,久未见他,心下温软,舒臂拥住他脖颈。窝进他怀里,低声问他这几⽇的经历。
谢思言垂眸看她。
自他这个角度,正能瞧见她微曲的莹⽩纤颈,映了晻昧天光,愈显凝脂腻理,娇弱不胜,他恍惚间竟生出一种错觉,仿佛他只要轻碰一下就能将之摧折。他的举动更轻了些,唯恐伤了他的小宝贝。
她主动与他亲近,嗓音既柔且甜,他有些受宠若惊之感,手上紧收,在她⽟颈上流连

吻。
他大略答了她,即刻就问起了沈惟钦。听闻沈惟钦两次来找她,他面⾊当即就

沉下来。
外头传来杨顺小心翼翼催促的声音,他偏头低沉道:“要不我先送你回家去。太皇太后那头,自有我去说服。”说着话又是一顿。
京中一场兵

是在所难免的,国公府未见得就绝对全安。反而皇庄这边护卫严密,又有太皇太后坐镇,他们寻常不敢往这边来。可思及沈惟钦,他又是一阵躁郁。
沈惟钦让太皇太后将陆听溪留在皇庄,也是因着皇庄比国公府更全安些,他算准了他因此不会轻易带陆听溪离开。
陆听溪道:“回去也可,我许久没跟祖⺟她老人家问安了。我也可顺道回娘家看看。只要你不嫌我给你添

就好。”
“镇⽇里净胡说,我从没觉着你是⿇烦,”谢思言伏低⾝子,附耳道,“你暂留在此也成,但如若沈惟钦私底下再来找你,你就…”低声嘱咐几句,

与她一个拇指大小的细颈瓷瓶。
陆听溪转眸看他一眼。
这家伙果然一肚子坏⽔儿。
…
谢思言北归之后,头一件事自然是捉拿仲晁。然则仲晁狡诈多端,又有几个武将相护,听闻谢思言带着兀良哈三卫回来,急调一万兵马在北面城门守株待兔。
谢思言却始终驻扎大兴,并没赴京。
已是深秋时节,晚来风凉,枝头残叶瑟瑟。
谢思言从大营出来,径去了沈惟钦在大兴的落脚处。
更深露重,沈惟钦却未歇下,仿佛是特特等着他的。
两人相对落座,谢思言道:“殿下果真是不择手段,为了给仲晁作

的机会,竟然特地将京师空出来,自己跑来大兴躲闲。”
沈惟钦若当真想要做这个摄政亲王,就不应当离京,亲赴大兴来询问太皇太后乐不乐意让他摄政,相当于倒持泰阿,太蠢。沈惟钦纵要问太皇太后的意思,也应当是差人来大兴,而非亲往。沈惟钦不会犯这种错,唯一的解释就是故意为之。
沈惟钦道不知他在说甚,又问他来此有何贵⼲。
“仲晁想杀你那番话,你哄哄內子也就罢了,在我面前还是免了。仲晁是真心拥立你,因为你曾在宁王之

中,帮他掩过,让他躲过一劫,”言及此,谢思言哂笑一声,“仲晁本⾝非宗室,但凡篡位便是个死,可你不一样,你非但是宗室,还有功在⾝。最妙的是,宁王之

后,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你无野心,否则又怎会自断后路呢。”
“仲晁心里明镜一样。他如今占了金印,心里怕比谁都惶惶不宁,就等着你回京呢。”
沈惟钦嗤笑:“世子这话可说不通,仲晁既明⽩自家不能篡位,为何还要将金印据为己有?”
“京中的消息我尚未打探清楚,但我相信是殿下走前做了什么排布,

迫仲晁如此。殿下这般做的目的,不就是等着我今⽇来找么?我也不跟殿下兜圈子,我今番是来跟殿下计议联手之事的。”
沈惟钦仿佛听到个天大的笑话:“即便仲晁已是一颗废子,孤也不会帮世子将之铲除,孤还没那么好心。况且,仲晁没了,世子就能专心一意来对付孤,孤为何要自掘坟墓?”
谢思言不紧不慢道:“因为,我手里捏着殿下的把柄。殿下若肯与我联手除掉仲晁,我便考虑将证据与证人

于殿下,让殿下永无后顾之忧,如何?”
他见沈惟钦容⾊淡淡,一笑:“殿下莫不会以为我不过虚张声势吧?殿下当初以李代桃僵一计冒险救下宁王,而今又蔵匿皇帝,还有什么是殿下做不出的?殿下猜,一旦这些曝于人前,殿下会如何?”
沈惟钦面上晦明不定,少顷,笑道:“也可。不过约法三章,联袂期间,世子不得对我暗下黑手。我还想留着这条命,再跟姑娘饮茶闲侃呢。”
谢思言冷笑不语。
沈惟钦这话是有典故的。他不过是在向他炫耀他在陆家那八年近⽔楼台先得月的光

而已。
事实上,这也确是他心头的一

刺。
…
京中众人转⽇就听闻楚王殿下终于从大兴回了京师。不过楚王只带了一百来轻骑,倒似是郊游宴饮归来。
楚王甫一回,仲晁就将襄国金印

于了他。并力主他效法本朝前例,暂继大统,如此方能名正言顺地调度各方,搜寻天兴帝下落,诛戮逆臣。
楚王起先推三阻四,后头终于勉強应下。
嗣位事宜虽已从简,但仍是繁琐。仅是祭祀一项就颇多讲究,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等神,非但仪程繁杂,而且需出宮为之,尤其祭祀天地,需往南郊去,这就需要大批兵卫来保障祭祀时不出

子。
出城大祀天地这⽇,上万甲兵护送,文武群臣在后头跟从。
对于楚王嗣位一事,臣工虽则诸多非议,但而今天兴帝失踪,他们也拿不出更好的章程,辩来辩去,没能驳倒楚王御极的提议,只好先观其变。
众人就绪之后,正引颈翘首候着,变生不测,殿內忽起喧哗,有兵卫大呼有刺客。混

中,一⾝衮冕的楚王在厉枭等人的护卫下,自大殿后门纵马而出。
一众人马一路疾奔至石景山地界,楚王命众人原地候着,自己将一人扔到马背上,往山麓一片枫林的纵深处行去。
…
楚王大祀天地前一天,陆听溪总有些心绪不宁。⺟耗子临产,她不会接生,还特地从皇庄上挑了个久惯给禽畜接生的来接手这个差事。
临近晌午,天竺鼠发动了,她忙将人叫来给耗子接生。
在产室外站了片刻,忽见杨顺急急赶来,步下生风。
“还请少夫人跟小人走一趟。”杨顺躬⾝一礼。
陆听溪不明所以,问他何意,他道:“世子让楚王带上仲晁,单

匹马去石景山

换证据。但小人探得,楚王近来行踪诡异,小人怕楚王会对世子不利,劝世子不要亲去,但世子一意坚持。故此小人想请夫人去劝劝世子。”
“世子此刻兴许已在赶往石景山的路上了,少夫人须作速决定。”
陆听溪略一迟疑,回去大致拾掇一番,随杨顺去往石景山。
…
石景山位于京师正西面、大兴的西北部,与大兴颇有些距离。陆听溪整花了一⽇工夫才抵达石景山山麓。而此时的谢思言已然进山。
谢思言此番上山,没将杨顺带在⾝边,又因着两边都暗中有人盯着,他只带了两个长随景从。
石景山峦嶂巍巍,峰岩壁洞棋布。其醴泉溪涧,琅然而弦,琤然若⽟。其嶙嶙怪石,琪草瑶花,翁然而钟,正应了柳子厚那两句,“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
但如今的石景山无一游人。陆听溪一路行来,甚至连个樵夫都没瞧见。
杨顺也不知谢思言跟沈惟钦的具体碰头地点,命手下寻了半⽇,也没寻见半点踪迹。正一筹莫展,宝升远远而来。
宝升自道他此前寻见了世子,打算代世子跟楚王

易,让世子先行回去,但世子斥他多言,将他赶了去。
“楚王与世子先前再三更易地方,我是半道撞见世子的,世子又不让我跟从,我也不知世子是要往何处去,不过我知晓大致的方向。”宝升的目光落在陆听溪⾝上,踟蹰了下,问杨顺这样将少夫人带来是否不妥。
杨顺的目光仍在山峦之间扫略:“你觉着世子如今除却少夫人之外,还会听谁的?楚王纵使再丧心病狂,也不会对少夫人不利。少夫人既不会有事,那便没甚好担忧的。大不了就是回头咱们两个吃挂落。”
话未落音,就听有护卫来报说寻见了疑似世子爷的踪迹。
众人赶去看了,发现是一堆篝火余烬。灰烬尚热,表明人未走远。
陆听溪的视线在四下里环扫一圈,道:“如若这是世子留下的痕迹,那他如今应当往西边的山

处去了。”
杨顺正想问为何,转头就发现这附近上山的路只有西边那一条。
众人循迹找去,在一处山洞里发现了谢思言的那枚乌银戒指。陆听溪将之攥在手心:“这枚不是世子那枚。那堆余烬约莫是有人刻意造出来

惑我们的,我们兴许离世子愈来愈远了。”
杨顺焦灼地在原地踱了一圈,打算送陆听溪回去,却听陆听溪道:“我有个揣测,他们兴许已不在石景山了,说不得已往北行,去了⽟泉山。”
众人也不知要往何处找寻,遂去⽟泉山碰碰运气。
陆听溪却以要回皇庄为由,让杨顺拨了十来个人给她,护送她下山去。
待杨顺等人一走,陆听溪便道:“你们随我去一趟金阁寺。”
众人诧异。去金阁寺就要继续攀山,可世子夫人不是要下山吗?
陆听溪并没解释,回⾝先行。众人不敢慢待,忙忙跟上。
⼊了金阁寺的山门,陆听溪向知客僧询问此间可有一名唤淳寂的和尚来过。知客僧起初只道不知,后面经不住陆听溪威

利

,道:“确有一位法号淳寂的大德在本寺挂锡,却不知女施主寻大德何事?大德正打坐,恐是不便打搅。”
陆听溪道:“妾⾝有要事求见淳寂大师,劳烦通传引见。”
知客僧狐疑,委决不下,让她稍候,⼊內请示。少焉,知客僧折返,唱个喏,请她进去。
陆听溪在一间禅堂內见到了正闭目参禅的淳寂。淳寂瞧见她,打量一番,略显惊异。
“妾⾝有件事想请教大师,但望大师不吝赐教,”陆听溪道,“大师早年可是曾偷渡去过倭国进习佛法?”
唐宋年间,天-朝与倭国的僧侣往来

流频繁,后头才逐渐淡下来。而今海噤未破,

出海远洋,只能偷渡。
淳寂盯着陆听溪的面容看了须臾,认出她来,点头:“不错,老衲当年曾为访倭国禅宗,在倭国濡滞过一段时⽇,却不知女施主为何有此一问?”
“妾⾝揣测,宁王之事跟大师有关。当初

斩宁王时,妾⾝与拙夫也曾到场,虽未亲见行刑,但妾⾝知道监斩官是带着一众属官验过宁王⾝份的。当时除却辨认之外,还拿了画像仔细比对了,确认无误,这才开始行刑。可如今宁王疑似未死,那唯一的解释就是当初偷天换⽇,有人扮作了宁王的模样,代其受刑。”
“妾⾝余暇喜好翻书,正巧曾在几本海外志异一类的书里瞧见过一种说法,倭国有一类名唤间者的探子,他们精擅易容改装之道。妾⾝遂想,那若是寻个跟宁王体貌相类的,再凭借这等神鬼莫测的易容改扮之术,是否就能瞒过众人的眼睛呢。”
“正巧,楚王那⽇也去观刑了。妾⾝当时未曾多想,后头却觉楚王应是去确保李代桃僵计成的。而楚王⾝边得用的人里,只有大师最有可能对倭国的这等秘术有所涉猎。所以助宁王逃出生天之人,除却大师之外,妾⾝不做他想。”
淳寂问她如何寻到金阁寺来的,陆听溪道:“很简单,楚王为了确保此番事成,势必会让大师跟从,但他答应世子单

匹马前来赴约,那就必须给大师寻个妥帖的匿⾝之处。而石景山附近,只此一处寺院。”
淳寂道:“那女施主不去寻楚王与魏国公世子,却来寻老衲做甚?”
“大师自心里应是知晓缘由的,”陆听溪淡声道,“世子与楚王何在?”
淳寂坐下捻佛珠,半⽇,道:“女施主简从而来,勇气可嘉。”
“我若是带了一众从人过来,怕是在半山

就会被拦住,不是吗?”
淳寂将佛珠纳⼊袖中,自怀里取出一张舆图递去:“女施主灵慧

真,老衲感佩——楚王殿下让老衲给女施主带话,‘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
“君昔年其顺自然,骑龙弄凤又何难?天之与君者甚厚,抱才而困,惜之叹之,何苦来哉?”陆听溪对着舆图淡淡道。
淳寂知这是陆听溪对楚王说的,虽不甚明其意,但仍表示会将话带到。
陆听溪此前没有仔细瞧,等出来后才发现,舆图上标注了两个地方,其一是金阁寺东面的木樨林,其二是金阁寺西边的一片河⾕。去木樨林要行二里地,去河⾕则要下山,晚夕都不晓得能到否。
舆图最底下有三个小字——二择一。
陆听溪只略一踟蹰,就示意众人随她往东行去。
这爿木樨林仍在花期內,相去尚有半里地时,便能嗅到一阵馥馥桂香从风而来。
陆听溪脚步忽顿,抬手命众人暂停。
清冽桂香中,有人声隐隐而来。
愈来愈近。
陆听溪示意众人各自蔵起,她自己则躲到了大块山石堆叠而成的小山之后。
不一时,谢思言与沈惟钦的声音

错传来。
“世子敢让姑娘知道当年真相?世子不妨猜猜姑娘知晓了世子所为会是何等反应?”
“我当年所为,桩桩件件都是事出有因,淘淘虽涉世不深,但也不是滥发慈悲之人。倒是你,你可敢让她知道你那枚⽟璧背后的真相?”
沈惟钦仿似笑了下:“我敢与不敢,世子今⽇都是要杀我的不是么?世子只会对外说,楚王跟仲晁遇刺⾝亡,自此之后,世子就一下子少了两个⿇烦,随后世子再拿出庒了多时的证据为自己洗脫罪名,如此,朝野內外便是世子的天下了。”
“不过世子可要想好,我死了,天兴帝也得给我陪葬。世子若预备冒着引狼⼊室的风险,从宗室里再择一弟子,扶立其⼊继大统,那世子可以全然忽略我的话。”
“你不敢杀皇帝。你难道没想过我为何让你以仲晁为

换,而非皇帝?”
“世事无绝对。不过若世子肯如实答我一件事,我便即刻将天兴帝

出,世子意下如何?”
谢思言顿了一顿,嗓音如一摊无漪的冰⽔,冷淡平静:“你倒说说。”
“天兴帝当初跟宁王说的仁宗皇帝的遗诏,我知是确有其物的,我还知那遗诏在世子手里。只是我后头看了世子当时在地安门将宣未宣的所谓仁宗皇帝的遗诏,怎么看怎么觉着是伪造的。那个所谓遗诏,糊弄糊弄寻常臣子与天兴帝还差不多,在我这里却蒙混不了。”
“那么真正的遗诏上写了什么呢,值得世子这般掩蔵?”
m.KedUxS.CC